《挪威的森林》,一书的译者导语部分写到村上的作品大多都是与寂寞,孤独有关的,他不是注重描写寂寞,不注重营造寂寞的氛围,更多的是一种把玩,体味寂寞,以一种亲身体会的方式让读者有一种对人生,对爱情的寂寞。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
读完《挪威的森林》后的感觉和读完《情人》一样:都是恍然若失四字。别人从中读出了“爱情”,我读出的却是“时间”。
“我已经老了。”杜拉斯在小说的第一句就把意思说了出来。其实井上反反复复说的也是这个。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小说中许多似乎没有必要的闲笔了。
下面是我对《挪威的森林》里主要人物的几点看法:
1。直子是一意求死的。自从少时恋人死后,此人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也是铭心刻骨的相思吧。精神应该没什么问题,只不过一直下不了死的决心,神志难免恍惚而已。
2。直子的少时恋人为什么要自杀,我始终没有搞懂。莫非是小日本变态的一种方式?还望有识之士见教。
3。绿子和所谓的男朋友关系不过泛泛。只是主人公老惦记着别人,她不得不时不时抬出个男友来,以免显得太寒碜了。
4。直子在精神病院的roommate其实倒是真正的精神病,虽然一直显得很委屈,不容于世。精神病都那样。
5。主人公是个无可无不可的人,他在当时对任何人都没有特别强烈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他最终没有和绿子走到一起,因为在书的最后,任何妨碍两人的外界因素都已消除了。
书中体现出的情绪那样忧伤,那样怅惘,只不过因为一切都已逝去,错过的无法挽回。回忆总有超过现实的美,是故遗憾更为痛切。正如我在开头说的,一切其实在于“时间”。
我认为《情人》比《挪威的森林》要精致的多。然而《挪威的森林》仍是第一流的文字。主人公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大相径庭,然而这篇作品却能打动我们,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的魅力。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
一直听人说起《挪威的森林》,但遗憾的是一直借不到,最近只好下了狠心买了本。
以前是漓江版的,得二十多块钱,这对我来说算贵了。毕竟是买一本小说看看,似乎没必要花这么多钱的。进入2001年后,不想该书版权由上译买走了,定价便宜了,译者也作了修改,而且装帧也非常不错。最后打了八折以十五元的价格,我终于买下了《挪》书的上译版。还没有看书,我就有种感觉--很值!
该书花了五、六天时间看完的(咱是学生得上课、自习啦等等)。总体觉得是不错,不仅村上写得不错,译者林少华也译得不错,写的序更是不错!很唯美,很清新,很自我。而译者说村上小说最大的特点是:把玩孤独,把玩无奈!因为,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但是,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相互理解是不可能的。于是,与其勉强通过与任教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小说是主人公渡边的回忆,回忆自己年轻时代读大学时发生的事情。而时下,我们都在读大学,跟主人公很相似。但我很羡慕渡边的自我、潇洒、随意。他生活中不会出现父母的影子,周围没有认识的人,唯有的是一个死去的朋友的恋人、一个住在同一幢宿舍楼的哥们,一个一起上过选修科的女孩子。就这样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日子,却让我向往。每周空闲时间打工以维持日常生活费用;抽空去各地走走,算是旅游;周日与死去的朋友的恋人轧马路,等等。
我很喜欢旅游,可是口袋里没有钱。想找份工作,没有说的过去的。何况中国地大物博,四处走的地方是多,可范围太大,而且没有日本新干线之类便捷的交通网络。而最根本的是,没有渡边的心情,一个人游历,是需要勇气与决心的,也需要与众不同的心境。我想我有也是在心里而以,所以只能徒自叹息。
看完书后的一个明显的印象是,日本人性观念的开放。以至于有人偏激地认为,村上是个性变态。我倒没有这种看法,同为男人,同为青春期的男人,试问谁没有那种想法或行为?除非你不是男人,或者自身有问题。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3
《挪威的森林》其实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够再普通的故事。在译文版的封面上,写着的“孤独的都市少年,徘徊于两位少女之间”或者“一首感伤的青春恋曲”这样恶俗又画蛇添足的文字,没有看过的人大概也能够猜到。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它是阴冷的。木月的死。直子的姐姐的死。初美的死。这样的密集的自杀,却没有让人觉得一丝一毫的不自然。死亡带来对生更加深入的探知,同时也让生命断裂开一个出口,督促着幸存着的人们去探寻。然而对人生自始至终没有把握的感觉,对诸多人事的无能为力,以及深深的孤独,却是一直深深存在于渡边和我们各自的内心。
慢慢的我却也渐渐能够明白其间一些温情。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那个叫绿子的女孩子。这个直率天真的女孩子,深知世间的诸多规律和困苦,却始终像个孩子一样任性。她有俏皮的短发,穿着短裙走在渡边身边,会往下拉一拉裙摆。有时候想象她说话的声音,应该是清脆甜美的。这样的女孩子始终是叫人喜欢的。在书中的诸多出场的人物中。唯有绿子的人生是坚忍和完整的。其他人,不论是冷漠的永泽,高贵天真的初美,挣扎破碎的直子,还是落魄飘离的铃子,甚至是那个被当作笑料来讲述的敢死队,都只会让我想起来被撕裂的布匹。他们的生命是残缺的。
就如文章最开初,渡边最开始回想起直子时,所讲到的那口井。那口井就在草地不知道何处,我们小心翼翼地行走,但总免不了有一个不小心,掉落其中,从此暗无天日,独自挣扎。然而绿子有她一份没心没肺,一份假装盲目的天真。这个女孩子,是真正经历过生活琐碎的艰难的,从小得不到许多的疼爱,学校生活也并不如意,末了还要面对双亲逐个病逝。然而即便如此,她的内心却有着不可多得的笃定,对生本身有一股不顾一切的热切感情。想法单纯到只想要一个疼爱自己的男人,两个人在下雨天躲在被窝里面天南地北地聊天。
很多叙述都是寻常的,轻描淡写,从不过分执着于情绪,却像细细的针,没有声音地刺入内心的。这或许是村上最为打动我的地方。
从文字的最开始,他在飞机上,看见周遭陌生的人群,突然回想起来年少时候的恋人,那种感受,或许是需要一定的年岁来理解的。他说他渐渐难以想起直子的脸庞的时候,言语之间并没有太多着墨,却叫人内心跟随着他斗转星移。自己的身躯已经老去,记忆也早已经在时光和日后生活的琐碎时间里面被磨损和拼接,而故人也不再。即便当初再过深切的爱恋,也终究是枉然。
还有在阿美寮里面,同铃子在仓库里面吃葡萄,听她说起往事。其间有一些细节,也是真实的。而我曾经在某一段时间里,时常翻出小说的第八章来读。原因已经不是十分记得。但是会知道,这一章的开初,渡边的手被玻璃划破。
一些微小的地方,看起来似乎没有逻辑可循,然而读起来,却是叫人觉得自然而然,事情本就应该是这般发生。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4
事实上我还在做这种蠢事,这似乎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份。我指的是花两天的时间
看完它,然后坐下来写读后感这种蠢事,而不是别的。
从时间上说我接触到这部小说已算很迟了,但感受却从来都是很个人化的,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每读一本好书都是一趟美妙的精神之旅。其间包括每一种场境的仿如至身其中,每一段内心独白,精彩
对白,怪异情节。虽然可以清楚意识到思想与现实中的距离。但又愿意相信现实也可能如此这般。这就是小说的
魅力所在。有一些情节如果非要落于现实也并无不可的,但它最好还是存在于思想上算了。不然正如书中所说:
我们真是至身于这样奇妙的一个星球了。
读这本书所受到的内心触动是有迹可寻的。是精神牵连生理上的一些返应。没有必要让自己误会,我所指的生理
返应除了性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另外一种。正如书中亦有提到的灵魂深处的隐隐作痛。有好多次,大概不下六次吧。
虽然并非特别强烈却恰到好处地让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了。这个不是精神的痛,而的的确确是生理上痛,心痛。心被挤
压,唤醒般抽痛。很奇妙的一种痛楚,让人有种不忍离开,想一直就这么痛下去。然而它却很短暂。这正是这种奇妙
的疼痛的魅力吧。很难得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现实中更难。
渡边,绿子,直子,玲子,永泽,初美,甚至‘敢死队’。每一个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着吸引人的魅力,也有着反映
社会现实的功效。日本当时的社会风气已很让人感到有动荡出有糜烂的一面。对于生活的态度,性的开放多少有着颓废。
这是文明的一个阴暗面。只是通过文字的描述却有着吸引人的地方罢了。似乎所有的虚幻假设都令人向往。也有一些人
莫名其妙地死去,木月,直子的姐姐,直子,初美。每一种死亡都给人们悲哀和思考。年轻的生命,年老的生命。想活下
去的没有活下去,可以活下去的却选择了死亡。生命本来就是脆弱的,只要我们一动念头,它就会随风而逝。
自杀是种自私的行为吧,每个生命的离去都会给活着的人带来内心的伤害。有人对死亡感到恐惧,所以他活下去了,
有人对活着感到恐惧,所以他死了。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5
读完第一遍的第一感觉,此书是恋爱小说吗?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成长的过程不只有爱情。爱情或许浓烈时如品一杯茶,时间久了总要变成白开水平淡无奇,而生活就是酿造的酒,随着年月的增添,心境的变迁,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先不管作者村上春树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吧,谈谈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人。第一个印象深刻的当属直子,一个情绪不稳患有精神病的女性。
在第一章节一开始就描述了直子告诉渡边的关于荒郊野外的一口水井。正如作者所说,是否实有其井不得而知,或许只是直子臆想中的一个符号。对于患上精神病的直子来说,最大的可能是代表着死亡的入口吧,不知道什么时候一脚踩空掉进去;亦或说是一个死亡的念头,在痛苦、迷茫、恐惧、未知、消极的精神状态和不能挣脱的负面情绪下,自杀的想法只要一冒头,就能要了她的命。我猜想,直子这个消极对待生命的种子来源于她的姐姐。当幼小的直子亲眼看到关系极其亲密的姐姐死在自己的面前,内心受到的冲击该是何等的震撼,加上在姐姐死后又听到父母说父亲弟弟自杀的事(第六章节),我想那个时候直子的心底必然留下了极其深重的心理阴影。当“几乎从一降生就开始的青梅竹马之交”的恋人木月毫无征兆地突然自杀后,直子的精神世界再也撑不住打击,抑郁症终于势不可挡的爆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来直子还是选择自我结束了生命(第十章节提到直子自杀前的状态,第十一章节提到直子去世)。
想不透直子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死,那么年轻的生命啊。除了叹息,直子的死让我对更加坚信:
心理环境对人的思想有很大影响。
想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来。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心理环境,会形成什么样的心态,尤其对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更是重要。思维影响人,环境造就人。举个最贴近生活的例子,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深刻体会。卑怯的父母养不出自信的孩子,傲慢的父母会把孩子培养的更加野蛮无礼。但这不是绝对的,影响的好坏,其实是可以选择的。记住,你是个独立的人,有独立的思想,有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有自由活动的四肢。即使在很难做决定的问题面前,你也有选择乐观和消极态度的权利。有的人在黑暗时选择拥抱光明,在冰冷时拥抱温暖,而有的人却选择让自己的内心更黑暗,让自己的心更冰寒。
在直子患病期间,住进了一所疗养院:阿美寮(第五章节直子的回信、第六章节)。我不是很喜欢阿美寮这个疗养所。不管在里面的生活有多么规律,有多么舒适,里面的人有多么让人感觉温暖和亲近,但是在这样刻意营造出来的环境里生活的久了,很容易让人丧失面对现实生活面对自我不完美的勇气和平常心。书中多次提到生活在阿美寮的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不健全的,生活在不健全的世界。我感觉有病才正常,黑暗与光明共存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有缺陷的人生才是圆满的。世外桃源只是人的理想罢了,追求美好是好的,只要美好就不对了。人生病、状态不佳很正常,保持一颗有病治病的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特殊化就好了(除非是传染病)。当你主动与人隔离的那一刻,你就脱离了集体,与现实社会脱轨了啊。就一句话,
人这辈子遇到什么都很正常,不正常的是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
生活就是遇到一件事解决一件事的。身体累了就睡觉,心累了就傻笑,该哭就哭,该闹就闹,完了该干嘛干嘛。其实没多少人能做到如此豁达,不然怎么会有修心养性是一辈子的事这一说呢?
相关文章:
1.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5篇
2.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500字5篇
3.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400字5篇
4.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5篇
5.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800字5篇
6.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