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背后的真正原因?

admin12024-11-22 13:18:14

小学生厌学背后的真正原因?

  在学习的时候,害怕吃苦,害怕付出太多,害怕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等等,或者是有的孩子出现注意力,学习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从而逐渐的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学习上出现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一个表现。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厌学背后的真正原因?

  从几个方面来看,孩子产生厌学的缘由,有以下一些原因:

  认知上出现了偏差,

  从根本上对学习产生了厌烦。

  认知上出现了偏差,也就是从根本上对学习就是产生了厌烦。

  被家长过早的逼着去学习,参加各种补习班,对学习的兴趣极大降低。

  还有的孩子会把有一些问题归结为其他原因,比如说是老师的原因,自己没考好是同学的原因等等。

  还有的孩子是自身的情商能力出现比较弱项的部分,比如说抗挫折能力差,由于家庭养育方式的不一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也会不同;

  有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害怕吃苦,害怕付出太多,害怕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等等,或者是有的孩子出现注意力,学习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从而逐渐的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学习上出现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一个表现。

  有的孩子是在学校当中人际关系比较难以处理好,比如说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有的孩子和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跟老师的关系还可以,对学校的抵触情绪会相对弱一些。

  孩子情商不高

  有的孩子是自身的情商能力出现比较弱项的部分,比如说抗挫折能力差,由于家庭养育方式的不一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也会不同;

  在学习的时候,害怕吃苦,害怕付出太多,害怕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等等,或者是有的孩子出现注意力,学习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从而逐渐的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学习上出现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一个表现。

  在学校当中人际关系比较难以处理好,比如说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有的孩子和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跟老师的关系还可以,对学校的抵触情绪会相对弱一些。

  学校的原因

  学校老师可能会以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或者是某些标准来评判好的学生,坏的学生。

  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孩子,就会害怕把自己归结为坏孩子的行列,所以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同时如果在学校中没有很好的伙伴,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这种事就是人际关系上对孩子造成的这种压力。

  学习技能问题导致的厌学

  比如说有的孩子,注意力缺失、缺乏,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在书写的时候或者是阅读的时候,出现困难。

  有的孩子出现理解上的困难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害怕去学校,厌烦去学校的一个原因之一。

  该如何预防小学生厌学?

  早发现,早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避免孩子发展到严重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家庭方面

  家庭环境尽量要给孩子营造一种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的氛围要是愉快的,轻松的家庭环境,面对孩子要更好地避免过多的争吵,对孩子的陪伴也要尽量保持较高的效率,而不是孩子玩儿自己的家长忙自己的。

  改善孩子的情绪

  家长要和孩子尽量多的保持沟通交流,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思想变化,情绪变化是比较剧烈的。所以家长要重视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不要只看到学习,写作业本身的活动。

  对孩子在同伴中,或者是在学校里遇到了什么事情等等,对某些事物的看法要进行,交流青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能多用语言表达,它也会疏导一部分抵触学习,抵触学校的这部分情绪。

  注重孩子同伴关系处理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孩子这个同伴关系方面的能力培养,是要多给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现在每个孩子都很忙,家长最大的反馈是到了周末很难帮孩子约到小朋友,因为每个孩子到周末的时候都上各种班。所以孩子和孩子之间共同交往的机会,业余交往的机会非常少,但我们也要尽量想办法帮孩子去营造这种机会。

  同时,孩子在和同伴玩耍的时候遇到的一些矛盾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引导。

  提高孩子的抗挫折抗压能力

  提高自信,多鼓励认可孩子,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即使遇到失败,也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对自己的状态,行为进行更好的调整,让孩子对自己有更多自信心。

  一例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本文是一例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近一个多月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老师不满,与同学关系紧张,不愿意上学。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摄入性会谈、心理评估等诊断为儿童的一般心理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是由于青春早期的独立意识的增强,加之父母亲的过高期望、不当教育以及老师的偏向,最终出现“厌学行为”等问题,咨询过程中,运用阳性强化法、代币法等技术,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通过五次咨询,最终使“厌学行为”的问题大为转变,习得适当行为,消除了不良情绪和行为,咨询取得了预期的疗效。

  求助者陈某,男,13岁,身高1.5米,汕头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父母从事小商品批发生意,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求助者近期体检显示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主诉: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老师不满,不愿意看到老师,与同学关系紧张,持续近一个月。

  个人陈述:父母从小就控制我,妈妈约束我的行为,爸爸总是对我黑着脸,老是骂我,我在学校话不多,老师也不喜欢我,同学们不愿意理我,不跟我玩。他们不跟我玩我就自己玩,老师同学又说我捣乱,看见他们气急败坏的样子,我好开心。其实我也想做个好孩子,让别人表扬我,可我就是静不下来,成绩也不好,我就更没有信心学习了,老师偏心,当众欺负我,我不要去上学,不要看见那些不好的人。妈妈说咨询师能帮我解决问题,我就来了。

  咨询师观察:来访者体态正常,衣着整洁,感知觉尚可,逻辑思维正常,情感表达言行一致。不说起学习问题,整个人蛮精神的。求助者意识清楚,讲话声音清晰,语言流利,无幻觉和妄想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在谈到师生关系和与父亲的关系时,言语中充满对老师、同学以及爸爸的不满和怨恨。

  母亲反映:从小奶奶溺爱他,父母望子成龙,对其期望很高。母亲很重视儿子的行为教育,处处盯紧孩子,而父亲则采用高压政策,有行为错误或成绩不好,便大打出手,以致于孩子一看到父亲就有点怕怕的感觉。从小性格比较内向,四年级起,由于学习负担加重,测验有几次不及格,母亲非常着急,觉得可能是原来的学校教育水平不好,五年级时强行为孩子转学,孩子与新同学关系不好,老师也不大喜欢他,不认真听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后不做作业,就喜欢玩电脑游戏,家长问起就说谎说没有作业,有一次还偷家里的钱去玩游戏,父亲发现后,打得很厉害。一个月前,老师上报学生报考本校初中加分时,没有发表格给他填写,他去找老师时,老师当众奚落他说成绩差就不要浪费表格,同学们在旁边偷笑他,他当时涨得脸色通红,恨不得有条缝可以钻进地里。第二天就不愿去学校上课,被父亲强行送去学校,后来倒是能自己去上学,但总说不愿上学,老师也反映听课不认真,也不做作业,母亲无奈,征得他的同意前来咨询。

  同学反映:他平时话不多,上课喜欢搞小动作,偷偷玩小玩具,在班上好朋友也不多。

  心理测验结果

  1、90项症状清单(SCL-90)结果显示,总分175分,阳性项目49项,其中出现异常的因子分如下:人际关系敏感3.1、焦虑2.2、敌对3.2,偏执2.1,其他因子分低于2分。

  2、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处于青春早期的“心理动荡时期”。

  (2)社会因素:父母望子成龙,家教严厉,对其一味加压,发现成绩不够理想,又擅自把他调到所谓的好学校,致使他与新环境适应不良,更加影响学习状态,而父母一味的批评甚至棍棒相加,老师又不能公平对待,致使孩子长期压抑的心情一下爆发,产生厌学情绪。

  (3)心理行为方面的认知因素: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青春早期的逆反心理使其产生你们越逼我,我就越不认真学习,以各种借口逃避学习。

  根据求助者主诉,咨询师观察及求助者母亲反映、同学反映相互印证,可以证明本案例材料真实可靠。

  根据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评估诊断结果,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1、短期和具体目标:消除求助者的厌学行为,改善当前的人际关系。

  2、长期和终极目标: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培养学习兴趣,完善个人人格,发展健康心态。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次);

  第1次咨询

  目的:

  (1)介绍心理咨询方式和相关情况。

  (2)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3)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4)明确主要问题,做心理测验;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了解来访者的问题始末;与来访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

  探寻他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3)做心理测验SCL-90;

  (4)反馈测验结果,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2、心理帮助阶段(第2-4次);

  第2次咨询

  目的:

  (1)继续深化与求助者之间的咨访关系;

  (2)共同协商咨询目标;

  (3)实施阳性强化法;

  方法:会谈法、阳性强化法。

  过程:

  (1)与求助者协商咨询目标;

  (2)通过谈话,改善来访者的不良认知,让他明白老师的态度是对事不对人的,老师之所以不喜欢他,是因为他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他个人。

  (3)明确阳性强化法要矫正的目标行为:厌学;

  (4)与求助者及其母亲一起,监控目标行为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弄清楚孩子一般什么情况下不愿意上学,持续多长时间,哪些因素影响他的决定。

  (5)与求助者及其母亲一起,确定阳性强化法干预方案:首先,运用消退法,家长和老师对求助者的逆反行为不予理睬,暗地里密切注意观察,期待其行为的改变,当行为出现转机的时候要立即以口头表扬。其次,取得家长和老师的支持,使用代币法,与求助者签订契约:当孩子主动上学时,奖励1个塑料币/次;求助者在学校学习,每节课20分钟不做小动作不与周围同学说话,由老师在全班点名表扬;如果45分钟内不发生上述行为,则奖励一个塑料币;在家里,45分钟内能安静的完成作业,奖励观看动画片30分钟;如果集满3个塑料币,可以得到30元奖励。

  第3次咨询

  目的:进一步强化良性认知,进行行为矫正,强化适应性行为。

  方法:会谈法、代币法。

  过程:

  (1)小结前2次咨询感受,讨论家庭作业的情况,反馈家庭作业,认识到自己以前对老师、同学、家长的逆反行为的原因和不良后果并有所感悟。其母亲表示孩子基本能主动上学,并能主动邀请同学到家里一起写作业,有好的发展趋势。

  (2)在前次咨询的基础上,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并与来访者探讨签订相应的行为契约,使其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发生,以改善周围的人际关系,养成适当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3)布置家庭作业:在咨询结束后,在未来一周除执行上次的协议外,另增加下面的协议:

  1、每节课45分钟内,课堂上不出现违纪的行为,按老师要求完成各项课堂作业,老师在当天的行为契约表上印红花,放学之前与老师一起总结,表现好的,给予口头表扬。

  2、在家由母亲监督,每天完成家庭作业,坚持读书30分钟,同样在行为契约表上印红花,并给予口头表扬。

  3、每节课下课后与同学一起活动或游戏,不出现争执行为,在老师调查核实后,在行为契约表上印红花。

  4、每天遇见老师,主动向老师问好,一周之内为班级同学做一件好事,或者帮妈妈做家务活两次,在行为契约表上印红花。

  5、周末,回忆一周情况,记录下心理感受,以便强化良好行为,如果累计印5朵红花,母亲奖励30元,如果累计8朵红花,母亲给予奖励60元,如果累计15朵红花,可由本人提出奖励100元以内的任意奖品。

  第4次咨询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改善来访者与母亲、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方法:会谈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对照行为契约记录表,顺利完成对良好行为的强化

  与求助者讨论这一段时间发生的变化,与母亲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有哪些改变,学习上有哪些进步,自己内心有哪些感受。求助者的行为改变有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大多数的认可,情绪也发生了变化,对家长和老师也不再怨恨,并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

  (2)针对行为的改变,咨询师给予口头鼓励,并监督母亲兑现诺言【3】。

  (3)布置家庭作业:继续执行行为契约,在实际接触中采用积极的态度,主动与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记录自身感受。

  第5次咨询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对前几次咨询进行总结;

  (3)实施心理测验:SCL-90;

  (4)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建立较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来访者学习和交际的信心,母亲对来访者的一系列改变非常满意。

  (2)对前几次咨询进行总结,与求助者讨论今后努力的方向,巩固已习得的良好行为,同时向求助者说明过去对他实施的那些奖励,都是为了改变其不良行为,现在求助者各方面的表现已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就不再对其实施金钱奖励,这一点求助者表示赞成,但就提出假期的时候带他去旅游。经过这次事件,家长想通了许多,父亲也不再对他采取暴力行为,母亲也不多方约束他,她相信孩子渐渐能处理好自己的学习和娱乐问题。

  (3)再次施测SCL-90,结果:SCL-90:总分125分,阳性项目35项,人际关系敏感2.1,其他因子分低于2分。

  (4)基本结束咨询。同来访者共同讨论,详细制定自己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的目标计划。

  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价:

  两个月后电话随访,求助者自述现在觉得上学很开心,因为老师指派班长与他结成帮学对子,探讨学习问题,还交到几个要好的朋友,目前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毕业考试能够考出理想成绩。

  2、求助者社会适应状况的改善情况:现在比较喜欢上学,没有厌学情绪,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得到改善,父母对他也比较理解,不再整天责骂他,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

  3、他人评价:老师反映,求助者学习开始用功了,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不再做小动作,基本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并没有与同学发生冲突行为。

  母亲反映,现在家里的情况好多了,他爸爸也不再黑着脸,有时还主动带他出去兜风,他回家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偶尔玩电脑的时间长了,经提醒也能停止下来。

  4、90症状清单(SCL-90)减分率疗效评估:咨询前175分,咨询后125分,人际关系敏感2.1、其余因子分低于2分,减分率为28%,此咨询有效。

  5、咨询师评价:

  通过电话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目的,改善了求助者的“厌学行为”,减少了对抗情绪,能主动协调好和同学的关系,尊重老师,与父母的关系也融洽起来,咨询有效。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思考对策相关文章:

1.小学生做错数学作业的原因

2.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及对策

3.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及对策论文3篇

4.高一化学差怎么办

5.怎样做数学才能发挥最大效益,丢分的三大原因及对策你看了吗

《小学生厌学背后的真正原因?》.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本文链接:http://duxue.net/jiatingjy/99026.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