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的非认知因素之一,怎样的学习态度决定着学生怎样的学习成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好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一、学习态度的涵义
所谓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关于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学习态度由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识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所学课程的一种带有评价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它反映着学生对学习的价值的认识,它是学习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指学生伴随认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如对学习的喜欢或厌恶等,由于情感本身就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行为意向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学习作出某种反应。一般说来,学习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二、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
(一)学习态度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
关于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对学习行为的调节,首先表现在对学习对象的选择上。对此心理学家琼斯(e。e。jones)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他们以两组美国南部的白人大学生为被试者,第一组平时所表现的态度是反对种族歧视,反对黑白人分校。第二组为种族歧视者,主张黑白人分校。实验过程是,让被试者个别朗读十一篇反对黑白人分校为主题的文章。然后请被试者将所读过文章的内容尽力完整地写出来。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即学习材料与自己的态度一致者,成绩明显优于第二组。换言之,与既存态度相吻合的材料,容易被吸收、同化、记忆,而与个体的信念、价值观违背的材料,则容易被阻止或歪曲。由此可见,态度具有某种过滤的作用。
学习态度调节学习行为,还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反应上。当学生在学习态度与教学环境上保持一致时,就积极努力地学习。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对学习环境(如教师、学校等)产生不良态度时,则会回避学习环境并产生不利于学习的不良行为,如逃学、反抗等。
(二)学习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已被许多实验研究所证明。心理学家麦独孤和史密斯(w。macdouqai和w。smith)早在1919年就在一项实验中发现,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速度有促进作用。1952年卡利(carry)在总结一项实验研究时指出,男女大学生对解决问题不同的态度,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近些年来曾对小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直接影响学习行为,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那些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小学生,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相反,而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无用的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多,学习成绩也差。
据上述研究结果可见,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与其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在学校情境里,如果其它条件基本相等,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其学习效果总是远胜于学习态度差的。
(三)学习态度影响学生的耐受力。
所谓耐受力,是指一个人受到某种挫折时,能摆脱其困扰而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个体能经得起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一个人对挫折的耐受力与其对引起挫折的事物的态度密切相关。而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受挫折的耐受力,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密切相关。例如,一个认为学习很有意义,喜爱学习的学生,当他(她)在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阻力,即遇到挫折时,耐受力就高,表现出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相反,一个认为读书无用、对学习本来不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遭受失败时,耐受力就低,往往表现出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
三、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
(一)家长。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人态度总会受到社会上他人的态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态度的形成要受到他人态度的影响。如一个孩子对艺术或体育活动的态度,常常受其父母对艺术或体育活动态度的影响;二是个人固有的态度也可因他人态度的影响而加强或减弱,抑制或改变。例如,通过学习张海迪等先进人物的活动,也可能使人们旧有的人生态度发生根本变化。就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来说,首先受其家长态度的影响。家长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对待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子女的学习态度。一些研究指出,大多数热爱学习、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来自重视文化知识的修养、求知欲高的家庭。这类学生的父母,大多是中高等学历水平。相反,大多数不爱学习,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父母学历很低,轻视文化科学知识的价值。另外,从许多经验和日常生活观察中还可以发现,那些关心子女的学习进展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不断给予指导、检查和奖惩的家长,促进了孩子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相反,在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很少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二)教师。
学生的学习态度,除受其家长影响外,更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是教育者,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因而他们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即对所教学科的实用价值重要性的理解,在传授学科知识时表现出的热情,对学科进展成果的关心等,必然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态度。一位心理学家曾测量了45名初中一年级代数教师和他们所教的1063名学生对代数的态度,结果发现教师和他们所教的学生。不仅对代数的态度是一致的。对代数的实用价值的评价也是完全一致的。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所教的那门功课,乐意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喜欢某一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不友好、不关心、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学生就会对该教师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并进而发展到厌烦该教师所教的那门功课,对该门功课的学习采取消极态度,如课堂上不愿听讲,对教师提出的课堂问题和布置的作业有时也不喜欢,甚至被拒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则构成了学生与学习之间的障碍。